因阴虚者,由火旺伤血,血液枯稿,肠中之糟粕干涩不行,如船舟之无水而停滞不动也。由此观之,男子所亏者,肾中之阳,而非肾中之阴也。
审是不喜热饮摩按,得热而反剧者,知是脾胃有郁热而气滞也,即以开郁行滞之法治之,如厚朴七物汤,麦芽、炒栀、香附之类是也。七情由内而戕,剥削元气,毋乃非六经乎?
淋漓不断者,少则非崩,崩者多而不止,皆由元阳行德不下,以致阴精流溢不守,不得仅以热论,色紫成块,色淡不鲜,同为阳气不足。 病人发热不退,烦燥不宁,饮冷气粗,脉健声洪,烦渴饮冷,人时恍惚,干咳不已,吐涎胶粘。
唇舌或青,或黑,或黄,或白,或芒刺满口,或舌苔燥极,总不思茶水,口必不渴,即渴喜极滚热饮,二便如常,甚者爪甲青黑,气喘促,或兼腹痛。鹳有其卵而子得生,亦非鹳之能生之也。
法宜扶下焦之阴,如四苓滑石阿胶汤,益元散之类。面青有神,气盈之验。
久病虚损之人,忽见白晴青而人无神。此段此理说待如吴钩出匣,寒光逼人,病者若见此书,熟读百回,右当百贴清凉饮,定点勿药有喜。